在《美塑》的巧遇
前些时候,莫名其妙收到100元稿费,寄自广东东莞,寄款者为《美塑》编辑部。我不知《美塑》何刊,当然更没有向其投稿,但是显然不会是误寄,权当天上掉馅饼吧。没想到又过了几天,居然收到了两本《美塑》杂志,心想莫非是样刊?果然不错,照目录翻到63页,左边赫然印着我的十四行诗《生日谒父母墓》,还有作者介绍,内容属实。我的籍贯是湖南衡阳,一般人却只知道我是重庆人。在这里,编者给我标注的却是“湖南/万龙生”,因为我向来看重自己“从哪里来”,所以感到高兴。我猜想,他们是从网上选的稿子、找的资料吧。与我素不相识,稿费、样刊一应俱全,也算认真负责了。这样一想,不免有些感动。谁知这还没完,《美塑》还给了我更大的惊喜。这惊喜源于左邻右舍:与我同占一页的右邻竟是“零点一”的一组四行诗。零点一,90后诗人汪常之网名也。他今年才从贵州民族大学毕业,诗龄却已不算短,中学时就开始学写诗词呢。后来读大学时通过“东方诗风”论坛和“中国格律体新诗网”接触并膺服格律体新诗,成为新诗格律派的新生力量。成都余小曲兄主编的《格律体新诗》曾经重点推出他的作品,还约我撰文介绍。他不但积极参予由青年格律派新诗人李盈汐、刘宝贵等创办《新月》诗刊(由这个刊名可知其倾向),今年又邀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,立志纠正新诗偏于冗长的弊端,办起了《短歌行》诗刊。在简介中列出了他发表作品的刊物,其中有我为之效力的重庆市诗词学会所办的《重庆国诗》,这使我感到亲切。编者在编排上很费了些心思:我这半边铺了浅灰底色,使左右形成鲜明对比。我的左邻,62页右栏则是高昌精短的八行诗《在鲁迅像前》。够奢侈的是,整个下半页全给了公园里的鲁迅塑像,作为高昌诗的配图。不解的是,对高昌的介绍就一个身份:中华诗词学会会员。可他是整个学会机关刊物《中华诗词》的主编呀!《中华诗词》几乎全是自费订阅,却比吃财政饭,号称“国刊”的诗刊印数多出了许多!我与高昌因为诗歌观念一致,神交多年,几年前借参加一次博客笔会之机,在北京与他有一面之雅。他是河北人,曾受益于著名诗人刘章,曾与刘章出版过一本八行新律诗合集。后来他去北京发展,在《中国文化报》供职。高昌之所以能担任诗词界要职,可知他诗词创作水平不凡。我就曾激赏高昌一组以长调词牌翻译的外国诗名作呢。前文说过,他们俩都是我熟知的诗友,这样的遭逢当然令我愉快,感到亲切。但是并不止此而已。我更想到了“我们仨”的共同点:都是既能写诗词,又能写格律体新诗的两栖诗人;细察,我们发表在这里的作品恰好分别属于整齐体(高昌)、参差对称体(汪常)和复合体(我的十四行前三节对称,第四节整齐),成为“三分法”的展品;还有我们仨,新诗格律派老中青三代正好都占全了,这就让我看到了格律体新诗的美好前景!诚然,《美塑》的编者不可能这样着意安排,但是这样的巧合是多么令我惬意哟!想来高昌、汪常二位也得到了样刊,可能他们不见得会有这么多想法。因为他们虽然都熟悉我,可彼此之间却未必相知吧。那么,让我把这篇短文传给他们,叫他们也一样会感到惊喜吧。【附记】由于主旨所限,没能对《美塑》做一番介绍(投桃报李,理所当然),在这里略述其简况吧:《美塑》是东莞市美塑塑料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纯文学双月刊,创刊已经3年,本期是改刊号,对版面进行了调整。此刊是纯公益性的民营企业内刊,面向全国征稿,欢迎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,一旦发表即付给稿酬。今年改刊前,有许多文学界名流题字祝贺,本期影印了部分。
页:
[1]